捏碎鸡蛋的母亲,给孩子上了最烂的一课

□李妹妍

据齐鲁晚报官方微博消息,近日,只因酒店免费自助早餐不让打包外带,一女子当着女儿和众人的面,将20多个水煮鸡蛋捏碎并扔在桌子上。狼藉的现场,将人性中的自私与丑恶暴露无遗,也让人不禁追问:如此小事,何以至此?

自助餐有自助餐的规矩,很多自助餐厅会明确规定“仅限堂食,谢绝打包”。这既是为了保证食材供应充足、保障所有顾客都能平等享用,也是为了控制成本,防止有人过度囤积浪费。该女子无视规则,被服务员劝阻后没有选择理性沟通或是虚心接受,而是慢条斯理地捏碎一个个鸡蛋,以此来宣泄不满。这种“我得不到就要毁掉”的扭曲心态,比破坏行为本身更可怕。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公共场合捏碎鸡蛋这种“小恶”,我们固然不必大惊小怪,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知道,“大恶”都是由“小恶”积累发展而来的,今天能捏碎鸡蛋,明天就敢破坏更重要的东西;此刻肆意发泄的是情绪,未来蔑视的或许就是法律规则。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这场闹剧中最令人痛心的,不是被糟蹋的鸡蛋本身,而是一个母亲在孩子面前照出了最丑的模样。这位母亲可能没有意识到,当她慢条斯理地捏碎一个个鸡蛋时,那个站在一旁目睹全过程的女儿,或许正在学习人生中最烂的一课:原来食物可以浪费,原来规则可以不遵守,原来我不满意就可以肆意破坏。这种“言传身教”,会轻易消解教科书力图建立的正向教育,是一种可怕的示范。

热搜终会过去,鸡蛋可以再煮,但要想把种在孩子心里的“歪理”掰正过来,需要付出的可不止千百倍的努力。比起一桌狼藉,这种行为课对孩子的伤害更值得我们警醒。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