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6亿美元,新石器想靠“烧钱”成巨头?

作者/无字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无人驾驶技术愈发火热,新石器成了资本的宠儿。

20251023日,新石器完成逾6亿美元D轮融资,阿联酋磊石资本领投,高成投资、信宸资本、鼎晖VGC等机构联合领投。以金额计,该融资是迄今为止中国自动驾驶领域最大的一笔私募融资。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拿到破记录的融资,无疑值得欣喜,但新石器的高层却倍感焦虑。D轮融资沟通会上,新石器创始人兼CEO余恩源对外表示,“这一轮完成6亿美元融资,我们团队只庆祝了一个半小时,因为忽然觉得后面压力更大。”

作为无人物流车赛道的先行者,新石器确实已凭先发优势,在市场占据有利位置。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下游需求逐步释放,无人物流车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新石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被围剿的对象。在此背景下,如果不能掌握竞争主动权,新石器很可能会辜负投资机构的期待。

无人车“少数派”,

新石器靠先发优势崛起

众所周知,2018年前后,伴随着造车新势力强势崛起,自动驾驶技术成为了科技行业的一大风口。

不过彼时,在造车新势力的影响下,大部分科技公司均关注无人载人汽车。反观成立于20182月的新石器则致力于将L4级无人驾驶技术应用于物流场景,让无人车拉货,也即RoboVan

由于是行业的“少数派”,创业初期,新石器并不被外界所理解。D轮融资沟通会上,余恩源感慨道,“最初什么是无人车,谁是新石器,我要给别人解释两个小时,然后别人‘哦,没听懂’,走了。”

好在,近年来,随着政策逐渐成熟,以及下游需求逐步释放,RoboVan的商业价值终于开始凸显。

20215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发布全国首个无人配送车运营管理实施细则,并为京东、美团、新石器等企业颁发国内首批无人配送车车辆编码,车辆可在示范区公开道路上路。

随后几年,工信部、国家邮政局、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纷纷出台鼓励无人物流车发展的政策,并且一众地方政府也积极开放无人物流车路权试点,为无人物流车大规模落地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另一方面,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最后五公里”末端配送成本占比高达60%左右,如果可以应用无人车,那么整体的运营成本将大幅下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云南保山快递网点老板赵在信透露,城区配送从网点至驿站,使用普通面包车的单票成本约为0.17元,应用无人配送车后,单票成本约0.1元,下降41.18%

正因此,物流企业有足够的动力大规模采购无人车。比如,20251024日,京东物流就对外表示,未来五年将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

事实证明,一系列扶持政策落地,以及下游客户刚性需求释放的助推下,中国无人物流车产业正蓬勃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2024年,中国无人驾驶物流车交付量从4000台,增长至1.5万台,翻了约四倍。其中,新石器交付量达2400台,位列第一。余恩源预测,2027年,全球无人配送车的需求量将超10万台。

眼看着无人驾驶物流车市场红利加速释放,资本自然会关注排名靠前的企业。天眼查显示,成立以来,新石器共拿到8笔融资,身后不乏亦庄国投、理想汽车、滴滴出行等一线投资机构或企业。

竞争对手来势汹汹,

新石器卷入价格战

诚然,新石器已凭借先发优势,在无人驾驶物流车市场占据有利位置,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相关产业尚处于起步期,竞争愈演愈烈,新石器的优势地位其实并不十分稳固。

近年来,眼看着无人驾驶物流车有望革新物流产业、释放巨大的商业价值,诸多科技公司纷纷布局无人车相关业务。

比如,成立于20218月的九识智能,就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凶猛成长。成立四年时间,九识智能累计完成5轮融资,交付运营超1万辆无人车,安全行驶总里程超5000万公里。

事实上,不止新势力,为了实现“垂直整合”,一众物流巨头也紧锣密鼓地打造自家的无人车产品。

20214月,美团推出了L4级自动驾驶无人配送车魔袋20。截至20249月,该系列无人车已在北京、深圳等地配送近400万单。无独有偶,20251月,菜鸟集团也推出了菜鸟无人车GT Pro,可满足快递网点至驿站的高频次运输需求。

尽管过去几年,无人驾驶物流车出货量陡增,但整体而言,该市场合计年出货规模不过寥寥数万辆,空间有限。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新玩家入局,很难不掀起激烈的价格战。

20255月,九识智能推出E系列首款车型E6,售价仅为1.98万元,FSD服务费为1800/月,比此前推出的Z系列低200元。次月,菜鸟推出了GT-Lite,定价2.18万元,叠加优惠后,售价仅1.68万元。

竞争对手来势汹汹,新石器难以独善其身,不得不跟进价格战。20256月,新石器推出首付888元限时优惠提车方案。三个月后,新石器又推出“零首付、零利息、48期分期”购车方案,并打破行业惯用的“硬件+FSD订阅”双重收费模式,终身免费提供FSD服务。

耐人寻味的是,余恩源透露,新石器2025年上半年已实现连续单月盈利。“之所以进行大规模融资,是因为我们判断行业正从‘01’迈入‘1100’的超高速增长阶段,必须储备充足的‘弹药’来抓住这个窗口期。”

已打通商业闭环的背景下,新石器仍进行融资,或许是因为其感受到了竞争压力,希望靠投资机构提供的“弹药”,在价格维度构筑比较优势,拖住竞争对手。

安全事故频发,

新石器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事实证明,凭借价格优势,新石器确实守住了霸主地位。余恩源透露,目前新石器无人车累计出货量行业占比超60%,单月新增出货量行业占比超70%,单月销售额行业占比超80%。截至20257月,新石器在手订单接近3万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降低上游制造成本,新石器放弃了高精地图+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方案,依托于视觉算法构建L4级自动驾驶技术。

由于视觉算法不依赖昂贵的激光雷达传感器,新石器的无人车有成本优势。然而,这一技术路线也存在局限性——在极端天气或复杂光照等场景下存在识别能力偏弱的问题。

20249月,谈及激光雷达时,华为常务董事、产品投资委员会主任、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表示,“只用摄像头方案没用激光雷达方案的,摄像头致盲就完蛋了,有些东西,摄像头是没办法的。摄像头有极限,包括毫米波雷达,车厂都应该用,因为在雨天大雾天,摄像头不好用。”

事实上,正如余恩源所言,“当无人车大规模上路后,从概率上讲,安全事件难以完全避免。”随着出货量逐渐走高,新石器的无人车确实频频出现安全问题。

1818黄金眼》

202412月,《1818黄金眼》报道称,杭州一车主开着新买的问界M9驶出车位时,突然被后方驶来的一辆新石器无人快递车撞上。新石器工作人员调取的行车数据显示,该无人车识别到问界M9后,时速从超20km/h减速至6km/h,但不知为何又加速至25km/h,径直撞上问界M9

对此,该问界M9车主表示,“无人车因为没人驾驶,所以它一定要确保车子百分之百的安全。当你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的时候,你一定要能够及时刹停。”

无独有偶,20256月,界面新闻报道,一辆喷涂“SF”“追尾危险”的新石器无人车行驶在郑州北四环高架快速路上,引发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新石器公司表示,“此次事件因地图数据未及时更新,导航误导无人车驶入高架道路。”

尽管新石器无人车并未卷入重大安全事故,但接连发生的小型安全事件,已为下游客户敲响警钟。

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物流企业均直面普通消费者,会在各物流终端贴上自家品牌logo,一旦采购的新石器无人车卷入严重事故,这些物流企业将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品牌形象有可能受损。

由此来看,虽然靠先发优势以及资本助推,新石器已成为无人车赛道的翘楚,但其却很难彻底放松下来。

因为无人物流竞赛很大程度上是一场考验企业综合素质的马拉松,领先一个身位的企业,不一定可以率先抵达终点。

完成新一轮巨额融资后,新石器确实可以进一步夯实价格优势,实现规模效应,但“纯视觉”技术路线诱发的不确定性问题,也是悬在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随着出货规模逐渐走高,新石器很可能遭到反噬。

上一篇:英伟达要求台积电扩大50%晶圆产能 Blackwell需求暴涨
下一篇:中国机会|辉瑞中国:以创新共振健康中国新征程,携京东健康以智数赋能医药服务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