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谁人望明月

来源:槽边往事

前天我分享了一篇《人物》的特稿,介绍一群追踪晚霞的人,很多读者看完之后内心莫名悲怆感怀,不知不觉流下泪来。昨天我生日,除了一年一度的打折抽奖之外,还请全世界各地的读者们分享这一晚他们见到的《超级月亮》。

于是在留言区里我看到了全国各地不同的月亮,上海早已经夜色深沉,新疆读者那边却还天光放亮,而湖南读者看到的月亮又带了一圈漂亮的月晕。今天一早起来,身在中东、欧洲然后是美洲、大洋洲的读者开始接力,留言区里一张接一张都是「外国的月亮」,仿佛这篇文章正在缓慢地绕着地球飞行,在每一站都会接收一批新的照片。

很多年前的互联网就是这种玩法。

那时人们当然也会相互问候对方家人,不过更多时候人们乐于分享,重点是那时候的人们很享受互联网把全世界各地的人连接在一起的感觉。很多时候大家会一起接力去做某些看似相当无聊的事情,但每个人都乐在其中。

这些年里,我眼见着互联网世界变得越来越撕裂,越来越对立,这种分享满月的事情也变得越来越少。在我看来,这种事情才是互联网价值的所在。起初有一个人出来要求大家帮自己一个忙,昨晚这个人就是我,我请求读者分享一下他们那里的月亮,因为我这里看不见,因为这是六年间最大最圆的超级月亮。

然后人们就开始响应。那些和我一样,在本地看不到月亮的读者,因为这些分享而得以看到月亮。那些分享了月亮的读者,也因此看到了全世界不同地方不同视角下的月亮。那些看得见月亮但是奔波劳碌的读者,也终于暂时停下来,抬起头来认真看一眼天空里的一轮满月,在月下有那么一瞬间暂时从忙碌和辛苦中脱身而出,月光如水,洗去所有尘劳。

而所有参与的人,无论是拍照发图,还是翻阅各种照片,在那一刻都能感觉到月亮的神奇---它把所有望向它的人都相互连接起立,明明星散各地,感觉却又是一体。

想要超脱出日常的生活,放下一切,千里万里去追寻最美的霞光,静静享受那四十分钟,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一想到自己被生活牢牢绑缚,一想到自己从未有机会遵循内心指引而活,距离一切美好如此遥远,悲怆和伤感的情绪就会潮水一般袭来。但看月亮不需要你放下一切,你总是可以抬头的,抬一下就成,月亮就在那里,然后你也可以有片刻的超脱和自由,你也可以感受到灵魂上吹拂过的清凉夜风。

我看到好几条留言都是来自家长读者,内容也都很类似:是孩子最先发现的超级月亮,拉着父母让他们去看,但是父母都满腹心事,抬头看一眼就低下头继续烦恼焦虑忧愁。等看到我向读者申请满月照片,这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在不经意之间错过了别人如此在意的事物,才开始觉得自己对不住孩子的天真和热情,觉察到自己忽略了那句「爸爸/妈妈,你看」里蕴藏的温暖和关怀---美好的事物要分享给最爱的人。

不能指望我天天过生日,也不能指望每次我生日刚好都有满月。如果要我说的话,不是满月也值得抬头看一会儿,驻足停留一会儿。这件事的美好之处在于,无论你身在怎样的处境,觉得孤苦无依也好,觉得进退两难也罢,只要抬头看见月亮,你就会立即意识到这一刻世间不止是只有你一个人在看月亮,一定还有别的人和你在做同样的事。你不知道他们是谁,你也不知道他们身在何方,但一想到这一点就会让人觉得宽慰,不再是孤零零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

追霞的重点从来不是霞光,而是追这个动作,而是追霞者这种人,以及它们的见证者。望月同样如此,这个动作可以让你的心歇息片刻,也可以让你不再感到孤立无助,而你如果能够因此引领另外一个人的目光,从低头借着月光在路上捡钱这种事里挣脱出来,和你一般无二望向晚空中的一轮明月,我认为那就是善。大多数时间里我们都需要低头捡钱,但我们也得有一点时间抬头望月,以免人生变成无穷无尽的劳作甚至是苦役。

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有望月的时间,我更希望每一个人都有望月的那颗心。最后我想多问一句: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说「月娘」,说月亮上住着「嫦娥」,把月亮视为母亲或者女性,却极少人把月亮视为父亲呢?

题图标题:《满月

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

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V 7.0

Prompt:A full moon, --ar 3:4 --exp 30 --p --s 1000 --v7.0

如果每个人的人生是观看关于自己的一场电影,那么生日就是放映时起身去放水的时刻。 

南派,这张我的《请你跟上来》送给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上一篇:爱很简单很温馨
下一篇:最该富养的,是心情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