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身边事|课后服务,拓展视野“新课堂”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课后服务在全国各地中小学全面覆盖,成为“十四五”期间教育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是解决“三点半难题”的钥匙,更成为了孩子们拓展视野、培养兴趣的新课堂。

2025年10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下午三点半,200多个社团开启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课后时光。

2025年7月,浙江省诸暨市东和乡中心学校的孩子们学习筷子

2023年5月,在黑龙江省安达市任民镇中心小学校园的草坪上,老师与“村里的孩儿”音乐班的孩子一起练习合唱。

2025年9月,广东汕头金平区私立广厦学校的学生课间舞起功夫扇操

2025年3月,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同创小学科创社团学生在做试验。

从“课业辅导”到“素质拓展”,课后服务的“课程表”正变得越来越丰富。棒球、合唱、编程、击剑……这些曾经需要在校外高价寻找的资源,如今被请进了校园。这背后,是“十四五”规划中“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的扎实落地,是教育观念从“唯分数论”向“五育并举”的深刻转变。

2025年7月,在石家庄市石岗大街小学,参加暑期托管服务的学生在练习射箭。

2025年2月,在广西兴业县第三实验小学,学生们在练习舞狮。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自愿参加学校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提升到9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原标题:“十四五”身边事|课后服务,拓展视野“新课堂” 来源:新华网

上一篇:华裔青少年在中文书屋品味书香
下一篇:英国华侨华人庆祝“华文教师节”二十五周年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