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中的中国力量与担当

羊城晚报评论员 李妹妍

天安门广场上,战旗猎猎,铁流滚滚;长安街两侧,人潮澎湃,欢声雷动。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在北京举行,这是继2015年之后第2次举行抗战胜利纪念阅兵。

时长70分钟的阅兵仪式,每一个细节都备受瞩目:从抗战老兵满含泪水的双眼到年轻战士坚毅果敢的面庞,从新域新质兵种登场到“大国重器”的首次亮相,从千人军乐团的特殊编排到观众席上爆发的阵阵欢呼……人民军队豪迈受阅,在胜利的海洋,在自信的主场。

此刻,“胜利歌声多么嘹亮”。人民军队以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向世界昭示——

中国力量,从未如此具象;和平信念,始终坚如磐石。

(一)

擎旗列阵,气贯长虹。

空中护旗梯队划破长空,拉开分列式的序幕。45架直升机组成多个编队,以护卫旗帜、编成字符、悬挂标语等方式,向全世界昭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

徒步方队步伐铿锵,“一老一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受阅方队擎军旗和武警部队旗集中亮相,是我军力量结构新布局在阅兵中的首次集中展示。

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承载着历史荣光。每一面战旗都是抗战先烈用热血和生命铸就,都书写着一段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抗战历史。

军旗飘扬,是伟大抗战精神的接续传承,也是胜利之师的昂扬风貌。

当前我军构建起“4支军种+4支兵种”的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包括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4支军种,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4支兵种。今年八一前夕,4支兵种军旗旗面样式发布,标志着我军构建起以八一军旗为主体、军兵种军旗为补充的新时代人民军队军旗体系。

这不仅是新的视觉符号,更是以鲜明色调标注出新时代的强军坐标,是改革强军、科技强军的具象化表达。当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等新型兵种首次亮相天安门广场,我们看到了一支面向未来、制胜战场的信息化军队的崭新面貌。

除了解放军现役力量,徒步方队还展示了更为完备的“三结合”武装力量体系,包括武警、预备役、民兵等武装力量。这也是民兵首次亮相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的阅兵活动。看似细微的调整背后,是对《新时代国防白皮书》中“完善国防动员体系”要求的直接回应,标志着我国武装力量建设进入体系化融合新阶段。

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力量。

当直播镜头拉近,受阅方队中官兵们“踢腿带风,落地砸坑”“走百步不差分毫,走百米不差分秒”,引来阵阵惊叹。这背后是全体官兵千锤百炼的极致追求,更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节拍。从烈日下反复打磨的队列,到风雨中始终挺拔的身姿,他们用严苛标准铸牢“听党指挥、对党忠诚”的信念,用钢铁意志践行“时刻准备、保卫祖国”的誓言。

阅兵,亦是阅魂。当威武的阅兵方队整齐通过长安街,当雄壮呐喊嘹亮在天安门上空,无数人为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由衷赞叹。这份广泛而真挚的情感背后,是民族复兴的底气,更是对强大国防的坚定信心。

(二)

强国必须强军,强军必须利器。

毫无疑问,此次阅兵最受瞩目的环节之一就是众多大国重器的闪亮登场。当22个装备方队分为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等,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隆隆驶来,话题“军迷变军盲”瞬间冲上热搜榜,引发广泛共鸣。

我们为之振奋——

作为陆军地面突击力量的新一代装甲装备,99B坦克、100坦克、100支援战车,尽显机动夺要、攻坚突破的强大战力;两型191远程箱式火箭炮集战役打击、战术支援为一体,拓展陆战能力新边界。

我们为之自豪——

鹰击-15导弹和鹰击-19、鹰击-17、鹰击-20高超声速导弹可部署在舰载机、水面舰艇、潜艇等多种平台,是打击海上之敌的“尖兵利器”;新型特种水雷能够自主识别、自主攻击,是扼守要冲、奇袭制敌的“镇海神兵”。

我们更加自信——

运-9反潜巡逻机、运-9电子侦察机、运-9雷达干扰机作为海军、空军新型特种支援力量首次集体亮相;运-20A、运-20B运输机以战斗姿态编组,展现我军规模化战略投送能力的全面提升;轰-6N、轰-6K、轰-6J同场受阅,全面展现人民军队空基远程打击能力。

我们更有底气——

“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首次集中展示我军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

铁甲奔流,长剑指天。

这场阅兵以最震撼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一支现代化军队的硬实力: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按作战模块进行编组,彰显了体系作战的深度融合;遴选陆上、海上、空中系列无人智能和反无人装备,以及网电作战等新型力量受阅,展现了新域新质战力的蓬勃生长;集中亮相一批高超声速、防空反导、战略导弹等先进装备,铸就了不可撼动的战略威慑之盾。

从“小米加步枪”的艰难求索,到如今新一代武器装备集中亮相;从单一军种的“各自为战”,到多军兵种的“体系协同”;从常规装备的“跟跑追赶”,到战略重器的“并跑领跑”——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有力支撑战斗力大幅跃升,也让我军能打仗、打胜仗有了更充足的底气。

这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硬支撑”,也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平视世界的“底气所在”。

(三)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此次阅兵选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举行,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是抗击法西斯开始最早、坚持抵抗最久、付出牺牲最大的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历史早已深刻昭示:能战方能止战,强国必须强军。经历过战火浩劫的中国人民,比任何人都更懂得和平的珍贵,也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捍卫和平,需要足够强大的实力。

但必须要承认的是,当今的世界并不太平。地区热点和局部冲突频发,单边主义、霸权行径危害全球安全秩序。破解全球安全困境、实现普遍安全和持久和平,世界把目光更多投向中国。

我们看到,从亚丁湾护航到国际反恐合作,从联合国维和行动到人道主义救援,中国军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已经35年,累计派遣超过5万名维和官兵,中国蓝盔已经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力量。此次阅兵中,头戴蓝色贝雷帽、脖系蓝色丝巾的维和部队方队亮相,正是中国蓝盔践行大国担当的生动注脚。

胜利荣光从未褪色,和平信念历久弥坚。

当受阅官兵踏出铿锵步伐,当新型装备驶过天安门广场,中国展现的不仅是最昂扬的旗、最锋利的剑,更是最庄严的和平承诺——

中国的强大,永远是和平的力量;中国的发展,永远为人类共同福祉而来。

上一篇:马克龙谴责美方:“不可接受”!胡塞武装称命中以色列“重要敏感目标”!哈马斯重申愿达成全面停火协议,以色列回应了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