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刘润
今天,是“问道全球·英国站”的第五天,前几天的收获,在这里:
《落地伦敦,我发现英国人好像真不加班 | 问道全球》
《我在剑桥没找到大门,却看到了“三堵墙” | 问道全球》
《一个“放弃”了制造业的国家,还能靠什么赚钱? | 问道全球》
《一个人此生最大的幸运,就是能有一个伟大的对手丨问道全球》
这天,我去了一家科技企业,它叫OXCCU。
这家企业,带给我很大的震撼。

它做了这样一件事:生产一种航空燃料,主打环保。
有意思的地方来了。OXCCU的环保航油,比传统燃料,贵7倍。但美联航、达美航空、壳牌、沙特阿美这样的商业巨头,却排着队要买。
这就很奇怪了。这些大公司是疯了吗?为什么要买这么贵的燃料?
于是,我向OXCCU的伙伴请教。你们怎么会想到做这样一件事?“环保航油”能做成的原因,有可以分享的吗?一番交流后,一个新的商业世界,在我面前展开。
环保,竟然真的能赚钱。
过去,我们总以为,环保就是花钱。现在却发现,对顶级玩家来说,环保,正变成他们的“护城河”。
这“护城河”里流动的,是他们最值钱的资产。其中之一,是“确定性”。
这样的生意,是怎么做到的?
今天,我想试着把我的收获,分享给你。


买的不是燃料,是“生存权”
这桩生意的起点,源于一个根本问题:为什么航空企业,愿意买这么贵的燃料?
答案很简单:规则变了。
过去,航空公司做的是一道选择题。哪种燃料最便宜,就买哪个。
但现在,监管机构,亲自下场。它把这题给改了。
今年年初,欧盟和英国正式实施“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强制令”。从今年起,所有飞往欧洲的航班,必须有2%的环保航油。2030年,比例提高到6%。2050年,70%。
于是,现在这题目变成了这样:你的燃料里SAF占比多少?
发现了吗?这不再是选择题,因为你没得选。
这就好比,家里失了火。有人跑过来递给你一个灭火器,报价十万。
觉得贵吗?太贵了。
那买不买?必须买。
因为不买,你的家就没了。你损失的远不止十万。
对航空巨头来说,他们的思维锚点,是“不买的代价,是什么?”答案是:巨额罚单,甚至禁飞。
当“出局”成了唯一的替代方案时,当“不买”的代价是痛苦的出局时。贵,就不是问题。
你买的不是一个昂贵的东西,而是“生存权”。
行,我买。不过,市面上做环保航油的,不止OXCCU一家,比如“地沟油”燃料,技术更成熟,更便宜,为什么不买它们?
答案,还是政策。


对手不是同行,是“规则”
政策,不仅为环保航油创造了市场,同时,还帮你“规划好了赛道”。
过去,环保航空燃油主要有两大来源。一种是菜籽油,但因为和人抢粮食,遭到很多反对。另一种,是废弃食用油,也叫“地沟油”。中国每年大量出口。
听上去,多好啊,变废为宝。
但它有个大问题,地沟油不够用。远远满足不了全世界的需求。
这时候,“政策”出手了。他们搞了个“市场分割”。一方面,支持“地沟油”技术,但要求保持现在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为了未来,给所有“环保技术”留出空间。
说白了,这就是一张“VIP票”。给你画好专属市场。大手一挥,干吧。
OXCCU就是持有者之一。它的技术,是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燃料。原料,无限。
这不是常规的商业竞争。它的对手,从来不是“地沟油”,而是那个定义了“未来”的规则。
多好的商业机会啊。不过,技术还不够成熟,未来八字没一撇,人家凭什么在你身上押注?


把“未来的确定性”,打包成产品
没错,风险很大。但,那是在你只看到一个巨贵的环保航油的情况下。
但客户花大钱买的,其实是一个“心理产品”——未来的确定性。
什么意思?对于航空业的巨头来说,他们头上始终悬着三把剑。
第一把,政策的不确定。
今天2%,明天6%,后天呢?只会越来越高。而且,还不知道会不会还有新政策。谁提前拿下环保航油,谁就拿下了未来的“飞行权”。
第二把,原料的不确定。
“地沟油”的盘子就那么大,大家都去抢,只会越来越贵。必须押注新技术。OXCCU的原料,是空气和水,无限。
第三把,价格的不确定。
航空公司的利润,常年与油价挂钩。而OXCCU的技术,一旦成熟,成本只和“电价”挂钩。比起地缘政治决定的油价,电的价格曲线更稳定,更能预测。
你看,三大风险,个个要命。
而现在,有家公司,拿出一份合同,帮你把三个风险全部消灭。代价是花7倍的钱。还觉得贵吗?
太值了。客户不是在为你的产品付费,而是在为自己未来的“高枕无忧”下订单。
听起来很不错。这生意这么赚钱,那些商业巨头也有了想法。


是客户,也是“合伙人”
OXCCU的人告诉我,美联航不光给他们花钱,还给他们投钱。是客户,也是股东。
有意思。难道,航空公司想顺便做风险投资吗?
其实不是。我们来算一笔账。
一家大航司,一年买油要花几百亿。如果因为没有环保航油,10%的航班停飞。损失可能要几十上百亿。现在,这家航司拿三千万,投给OXCCU这样一家公司。
好,我们推演一下结局。如果OXCCU失败了,这家航司会亏三千万。对百亿身家的航司来说,九牛一毛。
但如果,OXCCU成功了呢?航司会大赚特赚。不仅能得到稳定的燃料供应,还能以早期股东的身份享受巨大的财务回报。
看明白了吗?这笔钱不是投资,是保险;它对冲的不是股价,而是“出局”的风险。
从“交易”,变“合谋”,本质是把外部风险,转化为内部盟友。高,实在是高。
不过,还有个关键问题:OXCCU是怎么说服那些大佬,相信自己能实现那个遥远的未来?


用“明天的确定性”,打“今天的仗”
OXCCU玩了一个“时间差”的策略:用未来,打现在。
什么意思?
传统的商业竞争,比什么?比谁钱多,谁技术成熟,谁成本更低。这叫“存量竞争”。
OXCCU不这么玩。它大方承认,我现在的成本、技术、规模,都比不过你。但是,我未来会很厉害。它会给你分析,“地沟油”有原料天花板,是个死胡同。而我的技术潜力巨大,未来的路又大又宽。
潜台词是什么?别嫌我今天贵,这不是能力不行,等时候到了,我“最行”。
硬科技的竞争,它比的是把“未来的确定性”,变成“今天的价值”。你在聊存量,我要聊增量。
OXCCU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时间。好在,时间站在它这一边。
这幅愿景,很美好。但眼尖的投资人,很可能会抛出那个最尖锐的问题:
怎么证明你不是在画饼?


其实,我的优势就是“贵”
讲故事,谁都会。OXCCU的回答,很漂亮。
它分了三步。
第一步,承认不足。“我们现在确实很贵。”
第二步,分离变量。“贵,是因为目前的原料绿氢贵。这是外部的、行业性的问题。”
第三步,亮出王牌。“但我的王牌,是“一步法”。等绿氢成本降下来,整个成本将降低50%,加工费也非常便宜。”
它把不确定性,归因给一个“确定的外部趋势”。把确定性,归因给一个“独特的核心能力”。
这样一来,“贵”这个最大的劣势,成了“将来能行”的重要论据。
好了,现在市场和策略都有了。它还缺一样很重要的东西——信任。


信任,是可以被“制造”的资产
在硬科技领域,信任,不是靠嘴说出来,而是被制造的。
OXCCU的“信任”,有三层。
第一层:科学背书。
它的技术,是牛津大学化学系的成果。有顶级期刊的论文,有专利。这是它的“出生证明”。
科学上,成立。
第二层:产业背书。
美联航、壳牌这些行业顶尖的大佬,已经来了。这好比你找工作,手上拿着“世界500强”的offer。这是它的“能力证明”。
商业上,可行。
第三层:国家背书。
美国国防部、能源部,把它列为战略合作伙伴,签下大合同。这是它的“身份证明”。
战略上,重要。
三层背书下来,给它的信用,套上了三层铠甲。坚不可摧。
这样,它的信用,也成了一种重要的资产。


最值钱的资产,是看不见的
我跟OXCCU的伙伴聊的越多,越有一种感觉:它最值钱的资产,是看不见的。
比如,它销售的“未来的确定性”。比如,三层背书给它的信任。比如,它描述的“宏大愿景”。
过去,衡量一家企业的价值,是看它有多少土地、多大规模、多少机器。这些是“有形资产”。
今天,标准变了。硬科技公司的价值,很大程度上看它讲述的“故事”,值不值钱。
商业巨头买的,不只是油,而是它经过多重验证的“故事”。那条“在绿氢时代,用最高效的技术提供环保航油”的故事线。
资本为故事注资,资金让故事成真。
好了,钱也有了,接下去要做的就是盈利。不过,只靠“卖燃料”吗?


盈利分层,把环保变成可量化的资产
当然不是。OXCCU的伙伴告诉我,卖燃料,是最直接的一份收入,它来自物理世界。
另一份收入,来自金融世界。卖“牌照”。
什么意思?
大家应该知道,地球变暖,是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为了保护地球,减少碳排放,人类设计了一套玩法,叫“碳交易”。
怎么玩呢?政府会给企业设定一个碳排放上限,这叫“碳排放配额”。像OXCCU这样,直接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当原料用了,就是做出“环保贡献”。所以,它能得到“奖励”,这就是“碳信用”。
“碳信用”,可以卖钱。
卖给谁呢?卖给那些“碳排放配额”不够的企业。它们往往碳排放超标,减排不够。只能花钱去买“碳信用”,换排碳的额度,让企业继续开下去。
你看,“碳信用”本质上就是一种金融工具。
我们再回头看OXCCU,有没有发现它厉害的地方?
它的核心技术是从空气里抓碳来做燃料,它的减排能力,是顶级。所以,它能有大量的“碳信用”。
它把环保,变成了一种可以量化、交易的资产。左手卖油给航司,右手卖凭证给其他企业。一份投入,两份产出。太厉害了。
把物理产品和金融工具结合得很好,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正变得清晰。那么,透过它,我们看到的,是怎样的未来商业图景?


谁能“制定规则”,谁就能做好环保这门生意
返程路上,回想这趟OXCCU的访问,心里大受触动。
在欧洲,环保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项成本,而是一门真正的生意。
想在欧洲做生意,就必须理解这套自上而下设计好的“规则”。它用政策,强制定义“未来”和“过去”。它明确告诉你,不认可这个“未来”,你可能都上不了“现在”这张牌桌。
而未来的商业世界,就是在这些规则中,抓住机遇,发掘价值,甚至制定规则。
OXCCU就是个鲜活的例子。我看到一个创业者抓住了机遇,获得了大量投资。我看到别人还在争论“值不值得为环保花钱”时,他们已经思考如何把环保变成“护城河”。我看到了真正的创新——不仅对社会有益,还能盈利。
真正的创新,就应该建立在为社会创造的基础上,而不是通过剥夺他人利益来获利。
与你共勉。
观点 / 刘润 主笔 / 海盐 编辑 / 歌平 版面 / 黄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