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很多的地方还是实行土葬的,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小山村。
小吴家乡就是如此。
在湖南新化一个个小山村里面。
村里世代都是实行土葬,就是有两个特殊的情况,在外面横死的,即使是火化后,在家里又实行土葬。
一个是10多年前,在外面同广西的人闹纠纷,导致乱刀伤害,在广东火化,回家后又安排棺材土葬。
一个是在长沙自己想不开,寻了短见。在长水火化后,又回家土葬的。
在农村人的心里,土葬才是最终的归宿。
土葬所需要的人就多了,而且农村一旦有人过世,还有各种的法事,更加的需要人手来帮忙。
因此,在10多年前,村子里的男人们,凑在一起开了一个非正常的会,达成了一个不成文的习俗。
规定只要村子里面有人过世,凡是在省内工作的,就一律回家帮忙。省外工作的,路途远,赶不上的,可以不回,但是需要出钱。如果是能回的尽量回。
因此,这些年,村子里面一直都是在遵从这样的习俗。
村子里面虽然人口少,村子里全部人口加起来就400人左右。
平时都是老人和小孩在村子里面居住,年轻人都在外面闯荡了。
一旦村里有人过世了,就会有人在村子里的微信群里面发消息,公布相关的信息。
信息包括是哪位人去世,做多少天的法事,在家里停留几天,哪天下葬,再有就是人员的安排情况。公布在一张纸上,再拍照发群里面,自己对照,看是干什么,对号入座,尽快回家去帮忙。
因此,在省内工作的,特别是在长沙工作的比较多,且都是搞建筑的,打零工的。
活动性较强。
容易请假,方便回家。
到了这个时候,一旦有消息,需要帮忙了。
就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安排好回家的时间。在需要帮忙的时间赶回家里去。
因为,在小吴的家乡,不管是谁家有老人过世,帮忙办理白事,都是无偿帮忙的。
因为,谁家都有老人,谁都会走到这一步。都需要后人来帮忙的。
如果全部是有偿的话,就要花费不少的钱,而且,这个物价也是不一样的。
像30年前,农村请做一天事20元,如今最少都是200元了,相差了10倍。
因此,白事帮忙都是无偿的。
但是办理红事就不一样了,就要请了,就要出钱了。
这也就是农村说的,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到。
记得在以前,80 90年代,那时出去打工的人少,很少有人不在村子里的,那时只要谁家有人过世,只要放鞭炮,村子里的人就会自觉地跑去帮忙了。
如今鞭炮也会放,同时在微信群里也会通知。
因为,平时在家的都老人小孩,而真正的劳动力都在外面做事了。
10多年过去了,这个不成文的习俗,还在正常的运转着。
有的地方,也有一条龙的服务了。
有专门一伙人在农村成立一个团队,专门揽这种生意,倒是省事了不少。
朋友们,你们家乡有实行土葬吗?你们那里的习俗是什么样的?说说你的看法。
发布于: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