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秘书长吕特接受采访提"中俄威胁" 梅德韦杰夫回怼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建东】据《纽约时报》、俄罗斯《消息报》报道,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7月5日对北约秘书长吕特有关俄罗斯和中国构成所谓威胁的言论做出回应。梅德韦杰夫表示,吕特唯一说对的是他自己应该学习俄语,将来可能用得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图源:视觉中国

《纽约时报》称,吕特近日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宣称对俄中之间的合作感到担忧,并声称中国大陆据称可能“攻击台湾”。俄媒称,吕特对上述言论并未提供任何证据。同时,他还警告称,如果欧盟国家不增加国防开支,未来“可能将不得不学习俄语”。

对于吕特的言论,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文回怼:“吕特秘书长显然过量食用了荷兰人喜爱的‘魔法蘑菇’。他臆想出了中国和俄罗斯在台湾问题上的‘合作’,然后是俄罗斯对欧洲的入侵。”梅德韦杰夫讽刺称:“但他说对了一点,他确实应该学习俄语,这在西伯利亚劳改营可能会派上用场。”

同日,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议员普什科夫也就吕特的言论发表了看法。普什科夫表示,吕特在谈论俄罗斯与中国在西方冲突背景下的互动时,其言论堪称“年度主要政治胡话”。

延伸阅读

美议员放话:特朗普同意了 中国买俄石油将被加税500%

观察者网消息,对俄制裁野心不减的美国政客,又对中国发出威胁。

当地时间6月29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对美国广播公司(ABC)透露,他提出的一项对俄制裁新法案预计7月将在国会通过,特朗普目前表示支持。他还威胁称,中国和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支持了“普京的战争机器”,那么根据这项法案,美国将对进口的中印产品加征500%的关税。

格雷厄姆对ABC主持人证实,他正在推动一项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的新法案,特朗普同意他这么做。

“7月假期后的第二天(即从7月7日起)我们打算审议通过该法案。”格雷厄姆称,“这是一项重大突破”,这项法案的作用在于,“如果你从俄罗斯购买产品,却不帮助乌克兰,那么你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将被征收500%的关税”。

“印度和中国购买了普京70%的石油,他们维持着普京的战争机器运转。”他称,该法案已有84位共同提案人,它允许总统对中国、印度和其他国家征收关税,以阻止他们支持俄罗斯的“战争机器”,迫使俄罗斯坐到谈判桌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 美国广播公司

格雷厄姆提到,此前一天自己和特朗普一起打高尔夫球,两人关系不错,一旦法案通过,特朗普拥有豁免权,可决定是否签署使其成为法律。

“他对我说,‘是时候推进你的法案了’。我告诉他,‘总统先生,法案中有豁免条款。是否执行由你决定,你说了算’。我们要做的,就是给特朗普总统一个他现在还没有的工具。”

曾被俄罗斯列入恐怖分子与极端分子名单的格雷厄姆以其反俄言论而广为人知。他今年4月宣布了该法案,建议美国对那些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天然气、石油产品及铀的国家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征收高达500%的关税。

约一个月后,他与民主党参议员理查德·布卢门撒尔(Richard Blumenthal)前往基辅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时他称该法案在参议院有67名共同提案人,如今已增至84名。

在由53名共和党人和47名民主党人组成的参议院中,这意味着格雷厄姆的法案获得了两党广泛支持。

格雷厄姆的言论很快引起俄方关注。

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6月30日回应说,俄罗斯知晓这位美国参议员的立场,并已注意到他的声明。

佩斯科夫说:“这位参议员的观点我们很清楚,全世界也都清楚。他属于一群根深蒂固的恐俄分子。要是由他说了算,这些制裁早就实施了。”

“难道这会对(乌克兰问题的)解决(进程)有帮助吗?这是那些发起此类事件的人应该问问自己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 资料图

欧盟持续推进对俄限制性措施,上周延长了第17轮制裁,并提议在下一轮制裁中取消俄罗斯燃料进口,而特朗普对加强对俄制裁一直持保留态度。

特朗普6月16日曾表示,美国将暂缓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以期达成协议。美国国务卿鲁比奥25日也明确表示,特朗普不会支持欧洲关于强化制裁的请求,因为特朗普担心这会破坏本已步履维艰的俄乌和平谈判。

特朗普今年3月末一度威胁,如果他认为俄罗斯在阻止他结束冲突的努力,他将对所有俄罗斯石油买家征收25%至50%的二级关税。

3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时对此表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中俄的合作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因素的影响。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