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4】蚌埠:以改革实效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聚力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单凭我们一组之力,是不可能啃下这块‘硬骨头’的……”在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系列腐败案件复盘会上,参与办案的派驻纪检监察组干部坦言。去年上半年,市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牵头,统筹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和五河县纪委监委人员力量,集中攻坚,一举查办了这起窝案,三名涉案党员干部分别因犯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五年六个月、十年二个月。

改革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要“突出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蚌埠市纪委监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补短板、建制度、强支撑,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推动制度优势释放更大治理效能。

“室组”联动监督、联合办案是推动派驻监督从“有形”向“有效”转变的创新实践。蚌埠市纪委监委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建立常委(委员)组织协调下“室组”联动工作机制,由协管常委(委员)牵头抓总,高效盘活人员力量,“室”和“组”深入沟通、密切协作,实现“单打独斗”向“兵团作战”转变,推动派驻监督提质增效。

在此基础上,该市配套出台《“室组”联动问题线索处置意见会商工作指引(试行)》等3项工作指引,对“室组”联动研判会商问题线索处置意见工作流程、处置标准等方面进行规范,逐步形成台账管理、工作会商、定期调度等工作机制,保障“室组”联动高效运行。

针对重点领域监督对象多、监督力量弱、专业性强等特点,该市还积极探索行业领域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路径,制定出台行业领域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指导成立卫健、教育、交通、国企4个协作区,采取交叉监督检查、协作联合办案等方式开展工作,以机构重塑、力量重整、模式重构,提升监督实效。

把各领域协作区管好用好,既靠制度牵引,也靠保障助力。市纪委监委注重选优配强协作区人员力量,先后为相关派驻机构增加编制3名,为协作区内42家单位配备纪委书记、副书记和专职纪检干部92人。综合考量监督领域、专业特长等因素,抽调擅长谈话突破、财务审计、案件取证的49名纪检监察人员组建人才库。此外,将协作区干部纳入市纪委监委全员培训范围,通过跟班锻炼、导师带徒、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水平。一年来,各协作区共处置问题线索112件,立案3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2人。

“以往监督力量不足、人员分散、触角不深等问题是制约完善基层监督体系的实践难题。对此,我们坚持系统集成理念,通过指导县级纪委监委优化机关内设机构、深化基层派驻机构改革、深化片区协作等方式,统筹整合派驻机构、乡镇纪委、村级监督委员会和村级纪检委员力量,逐步构建‘市谋划县统筹抓乡促村’新格局。”蚌埠市纪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付凯介绍,一年来,该市以落实《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的若干意见》为契机,指导县区推行派驻机构到纪委监委机关集中办公,全部实现纪委监委机关对派驻机构人、财、物的直接领导、统一管理,为更好统筹人员力量、实现集群作战打下坚实基础。还先后指导三县纪委监委核减派驻(出)机构9家,增设6个纪检监察室和3个信息技术室,县级审查调查能力和信息化办案水平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该市以制度建设为先导,建立村(居)纪检委员协作机制,探索成立村(居)纪检委员协作组,指导村务监督委员会,常态化开展异地监督检查,推动基层监督向“最后一米”延伸;印发《蚌埠市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深化政治监督工作指引》,聚焦“干什么、怎么干、见长效”,突出工作要点,改进工作方式,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一年来,全市9个县(区)在79个乡镇(街道)建成113个协作组,推动1020家村(居)纪检委员担任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全市各村(居)协作组配合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开展日常监督检查474次,督促解决问题642个,开展廉政教育263次。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蚌埠市纪委监委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一体推进“三不腐”和监督执纪执法实践中最需要关注和破解的难题,加强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促进机构、职能、力量等资源要素合理配置,以改革实效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聚力。(蚌埠市纪委监委)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